7月19日,虽然是“三伏”的第一天,山东乳山这座滨海城市却十分凉爽。宜人的气候和乳山银滩的优美景色,让全国各地的购房者汇聚银滩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小区。

外地购房者追求的安逸,同样体现在乳山本地人身上。

海阳所镇小石口村位于乳山市东南约22公里,年幼的小淘(化名)因为学校出现了20多个手足口病患者而在家休息,每天不上学的生活让他很开心。“有的时候去卖海产品,没事的时候在家玩。”这也是小石口村民日常的生活。村里的一切看起来井井有条,而在村民们身后不远处,便是原本计划修建乳山红石顶核电站的滨海坡地。如今的红石顶核电站计划厂址一片寂静。

今年6月,因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反应堆冷却水发现放射性元素和放射性气体轻微上升被传为核泄漏,反核的声音重新受到关注。而此刻,曾掀起公众反对核电站建设的乳山却是风平浪静。

如按核电开发商的计划进度,今年10月这里本该浇注1号机组核岛(核电厂中核蒸汽供应系统及其配套设施以及其所在厂房的总称)的第一罐混凝土。但一位核电界内部人士透露,“乳山核电有可能被长期搁置。”

围绕着乳山核电修建与否,《科学新闻》调查发现,当地人与在乳山银滩居住的度假人群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初选红石顶

背靠大海,280多年来从未出现过台风,小石口村附近静宜的自然环境在让村民们形成安逸生活的同时,也吸引着核电厂商的关注。据核电专家解释,红石顶地质条件稳定,无灾害性天气,附近人口密度较低,离输电负荷中心近,有较好的淡水资源,海水取排水方便,是较为理想的核电厂址。

经过多年勘测研究,2003年8月,中国国家电力公司规划设计总院出具审查意见,将山东红石顶核电站厂址列入国家11个核电站优先备选厂址,并被山东省政府列入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同时进入规划的还有海阳冷家庄和荣成核电站。乳山和海阳两地将使用“压水堆”,而荣成则使用被誉为“第四代核电技术”的“高温气冷堆”,主要进行产业化示范性实验。

2006年5月24日,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有限公司筹建处在乳山揭牌。乳山核电项目总投资可能超过600亿元。该项目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核集团)、山东鲁能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预计一期工程建设两台百万级核电机组,“十一五”末具备开工条件,争取在“十二五”末投产发电。

2007年5月28日,乳山市政府网站公布《山东红石顶核电站一期工程信息公告》称,该项目一期工程如果批准,计划于2015年10月1号机组投产,2号机组于2016年10月投产。

谁在反核

然而,这个公告公布后不久,乳山核电站项目就看不到进展了。不过,临近乳山的海阳核电站建设情况则截然不同。

尚在修建中的海阳核电站,蓝白色为主调的办公楼已经投入使用,运输石料的卡车进进出出地忙碌着。核电站戒备森严,即使是工作人员进入也需严格的身份验证。

“以前这里是留各庄镇的冷家庄,后来为了建核电站搬迁了。相关部门给修建了新的房子,按人头每人补贴3万元。”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在海阳市核电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协调处王海涛看来,海阳核电站的进展是比较顺利的。

“我们通过电视、广播等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居民们基本上都是比较支持”,在他看来,因为核电站的修建,海阳发展很快,“以前我们这里都没有见过外国人,现在时不时地有外国人出现。”王海涛说。

在几十公里外的乳山,对于核电站的利弊,政府和核电开发商也同样进行了全面的宣传。

“他们(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有限公司筹建处)还专门请了专家到银滩进行宣传讲解,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专家说,在核电站附近住一年,受到的辐射和抽一根烟差不多。”乳山市环保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除了进行宣传,小石口村的一些村民还受邀到秦山核电站去参观。“我们村去了20多个人,到那里呆了几天,回来说挺好的。”孙大嫂在小石口村经营着一家商店,她的丈夫被邀请参加了这次参观。

乳山市市长李洪义曾表示,红石顶核电站除了每年能给乳山直接带来两亿元的税收外,还能间接给当地的国税、地税带来17亿元收入。

由于核电站建设技术复杂,所需人员多,投入资金多,建设周期长,将会带给当地经济巨大的推动力。

而在2006年、2007年的时候,还有另一拨人出现在村子里进行宣传。“主要是银滩那些反对建核电站的人来宣传,发传单给我们,告诉我们没有几十万的补助不要搬迁。”而孙大嫂比较关心的是,如果建核电站,自家会得到怎样的补偿。“肯定要给我们优惠政策和补助的,不给是不会搬迁的。”她说。

小石口村当地人认为,都是银滩的人在反对乳山建核电站,“因为他们说有‘污染’”。

“海阳已经建立了核电站,如果有‘污染’,青岛市也‘逃不掉’,更何况是乳山呢。”当地人对污染的提法表示怀疑。

中核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告诉《科学新闻》,乳山红石顶核电站的搁置完全是由于民众的反对。“真正反对我们在红石顶上核电站的不是乳山人,而是外地在银滩买房的人。他们进行了上访等,引起了当时环保总局和国家领导人的注意。”

对于乳山市民和银滩居民的不同态度,一位红石顶核电站反对者告诉《科学新闻》:“本地人和外地人对红石顶核电项目态度上的差异,除了地方政府的宣传导向作用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乳山市区是在远离厂址22公里的内陆,而银滩旅游度假区却近在10公里以内的海边这一地域差异。

反核之源

在银滩,各式度假住宅、别墅林立,其中还有许多尚在建设中,当地房地产开发商们将这些都称为“海景房”。每到节假日,看房班车便载着各地的人们来看房。比内地低廉的房价,临海的环境吸引着许多人在此置业,有的人更是为自己未来养老早早地做了打算。

网名为津鸣的袁先生便是其中之一。2006年3月,他第一次到达银滩便被这里的美景和洁净的空气吸引,在开发商的劝说下购买了一套20多万元的海景房。虽然对于红石顶核电站的建立有所耳闻,但是开发商一句“这事早就嚷嚷了多少年了,搞球不成”说服了他。

事后登陆山东房地产网银滩频道发现,大家都在讨论红石顶核电站的事情,对此他十分生气,“当初买房时不是说银滩区域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吗?现在居然要搞个超级核污染!”于是不会上网发帖、打字不熟练的津鸣迅速学会了这些技能,并加入到反对红石顶核电站行列中,成为了骨干之一。团队成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银滩购房者。

他们中有人专门到小石口村去宣传,他们在山东房地产网银滩频道发帖,后来在北京的民间环保网站“大海环保公社”的帮助下在网上公开征集签名活动。2006年9月6日,“大海环保公社”将500多人参与公开签名的《联名信》分别呈送到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海洋局。

然而,同年,银滩的反核业主们与“大海环保公社”发生了公开分歧。

在“大海环保公社”发起的“山东核电项目合理化建议”万人签名行动中,网站主持者“衣无尘”十分疑惑,“把这么好的海滩窄窄留出一块搞房地产就很可惜了,现在签名最热情的就是那些在银滩置业的人,有他们参与我就很不高兴,你们炒房的人本来就是一个破坏者嘛。”

而津鸣表示,银滩人并不反对建核电站,对在银滩西侧20公里的海阳以及东侧80公里的荣成核电项目,大家并无异议。他认为,之所以大家会反对红石顶核电站原因在于:一是早在上个世纪核电选址时银滩较荒凉,周边没有大的居民区。而银滩被国家评为4A级旅游度假区后,该地大规模发展,“一座10万以上人口的滨海新城正在崛起”,故以前决定的事情并不符合新情况;二是,核电厂址可以重选,可美丽的银滩无法复制,建设核电站会以牺牲宝贵的环境资源为代价;三是,近几年银滩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吸引了中国北方地区各个城市大批为了追求蓝天碧海和躲避高房价的城市居民(以退休养老者居多)。其中很多外地人因看房时间有限不能全面了解情况,加上开发商刻意隐瞒核电站的规划,致使许多买房人都是事后觉得上当受骗,这更加重了人们对核电选址问题的强烈反响。

据原国家环保总局的《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核电厂应尽量建在人口密度较低、地区平均人口密度较小的地点。核电厂距10万人口的城镇和距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市区发展边界,应分别保持适当的直线距离。”

这一点成为反对者们的一个有力依据。

初尝胜利

2006年11月,在津鸣看来是一段黑暗的日子,因为他们在《大众日报》上读到这样一段话:“今天上午,山东红石顶核电有限公司投资协议签字仪式在济南举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廷生、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森出席并为红石顶核电公司揭牌。这标志着该项目的工程前期工作即将全面展开。”

反核者于是提出了“决战2007”的口号,行动不再只局限于网络上的呼喊。

与此同时,2007年伊始,红石顶核电筹建处印制了大批挂历和宣传品在乳山市散发;乳山有线电视台反复播放核电宣传片;在乳山市举办了核电科普知识展览等。

2007年3月份,网名为“净化银滩”的银滩业主与网名“水上飞”的北京网友通过熟人到位于北京的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递交上访信和照片,转交千余人亲笔签名的“银滩无核,爱我家园”签名册。

通过与发改委官员的私下交流,“净化银滩”了解到国家没有将乳山核电项目列入规划,目前乳山核电项目仅是中核集团和山东省政府提出的项目。

5月29日,反核的银滩业主们接到了环保总局复信,信中表示将会对选址问题认真对待,这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得到肯定。6月6日,环保总局在网站上发表说明:依照国家法规,乳山核电项目在正式建设前,应经过国家环保总局的审查批准,但目前为止,乳山核电项目并未向环保总局提出申请。乳山核电项目在立项前,业主应进行公众调查或公众听证,相关人士可通过听证会充分发表意见。而就在环保总局复信的前一天,乳山市政府网站上出现了一条公告——《山东红石顶核电站一期工程信息公告》(第一号),公告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并征询公众意见。而“净化银滩“等人的速度更快。他们很快按照《公告》中要求的格式印制了1500份《公众意见征询表》,最后回收了628份《公众意见征询表》,其中反对意见627份,支持意见1份。在《公告》规定的征询意见截止日期6月12日送至红石顶核电筹备处,并将复印的文件寄送国家相关部门。

之后,《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于2007年11月初出台,在涉及山东的部分,规划描述了“十一五”期间将开工建设山东海阳一期;“十二五”期间,可选择的项目有山东海阳二期。”(注:山东荣成核电站的高温气冷堆属国家重大科技和重大产业化专项,属于特例。)

这在他们解读中,红石顶核电站是不会建了。

反核之源

在银滩,各式度假住宅、别墅林立,其中还有许多尚在建设中,当地房地产开发商们将这些都称为“海景房”。每到节假日,看房班车便载着各地的人们来看房。比内地低廉的房价,临海的环境吸引着许多人在此置业,有的人更是为自己未来养老早早地做了打算。

网名为津鸣的袁先生便是其中之一。2006年3月,他第一次到达银滩便被这里的美景和洁净的空气吸引,在开发商的劝说下购买了一套20多万元的海景房。虽然对于红石顶核电站的建立有所耳闻,但是开发商一句“这事早就嚷嚷了多少年了,搞球不成”说服了他。

事后登陆山东房地产网银滩频道发现,大家都在讨论红石顶核电站的事情,对此他十分生气,“当初买房时不是说银滩区域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吗?现在居然要搞个超级核污染!”于是不会上网发帖、打字不熟练的津鸣迅速学会了这些技能,并加入到反对红石顶核电站行列中,成为了骨干之一。团队成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银滩购房者。

他们中有人专门到小石口村去宣传,他们在山东房地产网银滩频道发帖,后来在北京的民间环保网站“大海环保公社”的帮助下在网上公开征集签名活动。2006年9月6日,“大海环保公社”将500多人参与公开签名的《联名信》分别呈送到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海洋局。

然而,同年,银滩的反核业主们与“大海环保公社”发生了公开分歧。

在“大海环保公社”发起的“山东核电项目合理化建议”万人签名行动中,网站主持者“衣无尘”十分疑惑,“把这么好的海滩窄窄留出一块搞房地产就很可惜了,现在签名最热情的就是那些在银滩置业的人,有他们参与我就很不高兴,你们炒房的人本来就是一个破坏者嘛。”

而津鸣表示,银滩人并不反对建核电站,对在银滩西侧20公里的海阳以及东侧80公里的荣成核电项目,大家并无异议。他认为,之所以大家会反对红石顶核电站原因在于:一是早在上个世纪核电选址时银滩较荒凉,周边没有大的居民区。而银滩被国家评为4A级旅游度假区后,该地大规模发展,“一座10万以上人口的滨海新城正在崛起”,故以前决定的事情并不符合新情况;二是,核电厂址可以重选,可美丽的银滩无法复制,建设核电站会以牺牲宝贵的环境资源为代价;三是,近几年银滩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吸引了中国北方地区各个城市大批为了追求蓝天碧海和躲避高房价的城市居民(以退休养老者居多)。其中很多外地人因看房时间有限不能全面了解情况,加上开发商刻意隐瞒核电站的规划,致使许多买房人都是事后觉得上当受骗,这更加重了人们对核电选址问题的强烈反响。

据原国家环保总局的《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核电厂应尽量建在人口密度较低、地区平均人口密度较小的地点。核电厂距10万人口的城镇和距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市区发展边界,应分别保持适当的直线距离。”

这一点成为反对者们的一个有力依据。

初尝胜利

2006年11月,在津鸣看来是一段黑暗的日子,因为他们在《大众日报》上读到这样一段话:“今天上午,山东红石顶核电有限公司投资协议签字仪式在济南举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廷生、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森出席并为红石顶核电公司揭牌。这标志着该项目的工程前期工作即将全面展开。”

反核者于是提出了“决战2007”的口号,行动不再只局限于网络上的呼喊。

与此同时,2007年伊始,红石顶核电筹建处印制了大批挂历和宣传品在乳山市散发;乳山有线电视台反复播放核电宣传片;在乳山市举办了核电科普知识展览等。

2007年3月份,网名为“净化银滩”的银滩业主与网名“水上飞”的北京网友通过熟人到位于北京的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递交上访信和照片,转交千余人亲笔签名的“银滩无核,爱我家园”签名册。

通过与发改委官员的私下交流,“净化银滩”了解到国家没有将乳山核电项目列入规划,目前乳山核电项目仅是中核集团和山东省政府提出的项目。

5月29日,反核的银滩业主们接到了环保总局复信,信中表示将会对选址问题认真对待,这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得到肯定。6月6日,环保总局在网站上发表说明:依照国家法规,乳山核电项目在正式建设前,应经过国家环保总局的审查批准,但目前为止,乳山核电项目并未向环保总局提出申请。乳山核电项目在立项前,业主应进行公众调查或公众听证,相关人士可通过听证会充分发表意见。而就在环保总局复信的前一天,乳山市政府网站上出现了一条公告——《山东红石顶核电站一期工程信息公告》(第一号),公告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并征询公众意见。而“净化银滩“等人的速度更快。他们很快按照《公告》中要求的格式印制了1500份《公众意见征询表》,最后回收了628份《公众意见征询表》,其中反对意见627份,支持意见1份。在《公告》规定的征询意见截止日期6月12日送至红石顶核电筹备处,并将复印的文件寄送国家相关部门。

之后,《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于2007年11月初出台,在涉及山东的部分,规划描述了“十一五”期间将开工建设山东海阳一期;“十二五”期间,可选择的项目有山东海阳二期。”(注:山东荣成核电站的高温气冷堆属国家重大科技和重大产业化专项,属于特例。)

这在他们解读中,红石顶核电站是不会建了。

最后一战

就在津鸣等人高兴的时候,2007年11月30日,乳山市发布公众参与环评二号公告,公告称将于12月1日~11日展开以发放500份调查问卷为主要形式的环评。本次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为乳山市境内,调查重点为5km规划限制区范围内,同时兼顾5km范围外的环境敏感目标,包括小石口村、南夼村、海阳所镇、银滩旅游度假区等。意见征求由乳山市发改局和环保局联合组织,乳山市环保局具体承办,山东红石顶核电有限公司筹建处和中核东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配合。稍后还将于12月14日上午在乳山市政府中心会议室召开相关公众座谈会。

津鸣等人很担心征询表定向发放将会有失公正,而且发放时间也有问题,选在银滩购房者不在银滩的冬季进行。津鸣等人还了解到,银滩业主在此次意见征集中可能最多只能得到20份问卷,津鸣认为:“这样的‘公众环评’明摆着就是走走程序过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不用评就知道‘90%以上同意’,结果将毫无悬念!”

12月8日,在他们再次前往小石口村时,恰巧市里的相关工作人员和村党支部书记宋元海在对村民进行意见征集。双方发生了争执。

12月14日,公众座谈会在乳山市召开。银滩业主两个名额,其中一个名额给了网名为wolfman的反对核电站建设的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另一位业主代表则支持核电项目。作为代表的wolfman在会上进行超过规定时间——3分钟——的发言,并散发了新华社曾报道的一份新闻《离核电站近幼儿易患癌》的打印稿。

直到最后,“政府当局最终也没有公布调查结果。”津鸣说。

在此次公众参与环评的调查问卷中,津鸣等仅争取到9份意见征询表和一个座谈名额,他们认为这根本无法充分反映广大银滩民众的意愿,他们必须通过其他的合法途径去表达民意,于是他们又进行了第二进京上访。2008年1月初的上访不再是几个人,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反对者。

事实上,早在2007年12月6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一篇200字左右的“关于乳山核电项目的说明”称,乳山红石顶核电项目未向环保总局提出申请,环保总局也没有对该项目受理。这则说明将红石顶核电站的问题送至风口浪尖。12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核安全司的郝晓峰处长也专程赶到乳山现场调查了解情况。

在2008年1月初的上访中,银滩业主们向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改委递交了材料,还前往中核集团公司总部递交《就山东红石顶核电项目致中核集团的公开信》。此次上访,他们除了重述第一次上访反应的环境资源、人口密度、社会和谐问题外,还指出红石顶核电站在进行公众意见征集中存在着承办主体不适合、程序不当、期限违规以及《环评报告书》内容弄虚作假等情况。针对银滩房地产入住率低的问题,他们还提出,这是由于目前配套设施缺乏,但是未来大家买了房还是要来住,届时这里人口密度将大大提升。

在反对核电站的银滩业主们眼中,此次上访是“决战2007”中完美的一击。

此后不久,随着2008年全国“两会”之后,国务院核电领导小组换届、国家能源局组建、山东省领导换届,红石顶核电站的争论开始慢慢地变小,而与之同步的,则是红石顶核电站筹建工作的停滞。

津鸣告诉《科学新闻》:“(2008年初)这次上访可以被认为是反对红石顶核电站的胜利。”

红石顶的未来

无论是乳山市区、海阳所镇、银滩还是小石口村,听到记者问起核电站大家都会告知已经不建了。“这已经是早些年一些老太太、老头问的了,现在若不是你们提起早就没有听过了。”在银滩承担房屋中介工作的孙丽杰这样告诉记者。

乳山市自来水巷旁,乳山市红石顶核电站筹备处的牌子仍在,但只剩下一两个保安,他们说:“筹备处的工作人员已经不在这里,只是有领导来的时候会有人来接待一下。”

而《科学新闻》致电中核集团了解到,目前红石顶核电站只是暂时停建,未来项目的走向正在商谈之中。

“只要有人反对,国家就会很慎重。目前我们正在商讨,也没有明确说不上了,但也不是说必须百分之百要上。中国的核电是核准制,我们只是一个企业,只能等待政府的核准。”中核集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科学新闻》,“筹备处还在,就表示我们还在关心这个项目。”

而在上述中核集团工作人员看来,无论是山东省政府还是威海、乳山地方政府,对于红石顶核电站都一直没有放弃。“山东省的规划中,‘十二五’期间要上三个项目分别是乳山、海阳、荣成。现在乳山没有上成,山东发改委一直没有松口。在山东还有很多可选的厂址,别的集团在山东也有选址。但是山东省政府的态度十分明确,乳山没有建前,别的都不建。”小石口村旁的空地上,休整好的广场只有一个用来测风的铁塔。小石口的村民依然过着悠闲的日子。

银滩的房价仍然在涨。时值盛夏的旅游度假高峰,到了夜晚,许多楼房都只有几盏灯亮着,有的则整栋都是黑漆漆的。(闫岩 徐治国)

关键词: 乳山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