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国内乃至全球的经济环境都不尽如人意,股市、基金等各个投资渠道似乎都丧失了赚钱效应。财经独立评论人袁剑认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全球经济及金融形势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保险行业难以独善其身。但是,和股票、基金等激进的投资相比,保险的风险更低,更适用于资产保全,可以说只有保险才更保险。

更好地保障资产安全

毫无疑问,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投资收益变得格外奢侈。袁剑的观点是,中国及全球经济在可以预见的很多年中,不可能再复制前面二十年的高速增长。这是一个基本的态势。

具体到中国,则是进入了一个充满风险的转型期,即从高速增长时期进入一个中低速的增长时期。中国彻底告别了两位数的增长时期,将成为高概率事件。

袁剑表示,资本市场即便不是长期熊市,也将很难有超预期的表现。保险资产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收益的,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和股票、基金一样,难以有超预期的收益。可是,与其他投资不同的是,如果你看重的是资产的安全性,保险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袁剑认为,在这种环境下,保险资产的资产管理难度会急剧放大。一些消费者认为保险的收益和其他理财产品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可是,在袁剑看来,保险,顾名思义,重在保障,其追求的首要是资产的安全性,其次再兼顾它的收益。

低风险的现金流分配

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上,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追求的收益越高,所承受的风险越大。

最近几年中,以追求高收益为主要目的的股票投资都承受了极大的风险,绝大部分基金亏损累累。与之相比,保险资产的安全性实际上得到了很好的彰显。保险是在资产安全性被充分保障的前提下,追求收益,这与很多激进的投资是不同的。

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2年,国内基金公司共发行成立了177只指数基金,截至2013年1月24日,指数基金中自成立以来收益率为负的高达135只,占比超过76%。与此同时,上证综指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仅上涨95个点,去年12月甚至跌到1949点的低位。

在袁剑看来,把保险的收益看得太重,完全没有必要。“保险当然要以保障为主。”袁剑表示,保险的主要功能是在你的生命周期之中平滑你的现金流分配。也就是说,在现金收入能力越来越弱的情况下,保障生活质量的平稳。

袁剑对于投资的理解异常理性:无论消费者在资产管理上如何创新,如果想在安全性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追求超过市场平均的高收益,恐怕都很不现实。因为世界上恐怕很难有这么完美的事情。如果有产品一边可以保证资金的安全,又可以持续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高收益,那它一定在消费者不知道的情况下,让消费者承受了高风险。

袁剑,1964年生于湘西。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毕业, 曾任教于南京理工大学,后历任《价值》杂志主笔、《董事会》杂志主编。现为独立评论人。著有《中国:奇迹的黄昏》、《中国证券市场批判》、《大拐点》。

关键词: 奇迹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