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院长,季卫东平易近人的温和气质总是让人想起胡适,在听过他的课的学生眼中,他的声音“永远如温和的流水般流入心田”,学生们给他的定义是“学者”“师者”“理想者”。

季卫东这个名字,在法学界享有盛名,之外的人对他却了解不多。2008年,季卫东辞别任教近20年的日本神户大学法学院,走进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担任院长,甚至有法学人士预言“中国的法学重心南移。”

求知之道——学者

1957年,季卫东出生于江西南昌市,和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他高中毕业后到农村插队下乡。季卫东在江西乐平县临港公社度过了4年光阴,“下乡以前我对农村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到农村以后,感受到农民非常质朴,也很同情他们的某些遭遇。”1979年参加高考时,季卫东第一志愿报考的是北京大学法律系,第二志愿是复旦大学新闻系。这些选择无疑都来自下乡的人生体验,在季卫东看来,“新闻和法律正好反映了保护农民合法利益的两个重要方向”。

1979年秋天,季卫东以全省文科状元的成绩走进了北京大学,成为法律系的学生。那个年代的大学生生活很朴素,但求知欲极旺盛的他常常在图书馆、教室读书读到统一熄灯后才回到宿舍。当时法律专业的书籍还很有限,政治和法律的著作在校内新华书店极其抢手,饭后到书店转一圈就几乎成为季卫东的必修课。大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经典书籍。在他看来,“经典的书最为关键,就像一瓶威士忌酒,后面解说的书就是加冰块加水,使它更容易入口,但最值得反复品味的是经典。对于法学经典,即使读起来费力,也要坚持往下读,必然会受益无穷”。

1983年,留学美国的机会出现在大学毕业的季卫东面前。但是一直处于蜜月期的中美关系突然遭遇“寒流”,季卫东被改派到日本。在日本6年,季卫东潜心学习,最终获得了京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此时,20世纪80年代刚刚结束。季卫东对80年代的个人记忆的句点,竟然是他的大学同学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海子在接到北大法理专业研究生落榜通知后,曾跟季卫东在未名湖畔漫步谈心。回首往事,恍若隔世。

诗人海子选择离开,季卫东则开始了另一条道路。

季卫东发现,日本和中国的法学区别很大,但是也有相通的地方。两国都受到了德国法系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上也多有相似性,只是日本在学习西方制度方面有很多的变通甚至创造。他领悟到,一个非西方社会可以灵活有效地使用西方的制度。

1990年,季卫东就任神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6年后他升任教授。

从2001年夏天起,季卫东开始在国内媒体发表非学术的文章。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没有高张主义的旗帜,季卫东说:“如果缺乏细致地推敲以及制度化作业跟进,主义之争不是流于意气用事,就是陷入玄谈游戏。”所以,他特别强调公正程序和论争规则,他坚持认为,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围绕“主义”的争论才有可能真正形成政治共识。

诲人之途——师者

2009年金秋,一个名为“凯原法学院2009年新生开学典礼致辞”的帖子,在各大学的论坛上广为流传,吸引了许多大学生,尤其是法学学生的关注。

“凯原法学院的宗旨并不是仅仅培养一群工匠,或者为工商社会的律师打造一批金饭碗,而是要培养出一代伟大的法律家。”

“我们选出了3位杰出校友作为本院全体师生的楷模,他们是南洋特班的主任蔡元培、学生黄炎培以及曾经在我校任教的法律界第一人王宠惠,分别代表‘五四运动’对赛先生、德先生以及罗先生的呼唤,代表尚未完成的国家现代化工程项目的3个基本维度,即:科学、民主以及法治。”

“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下一个历史轮回中,你们注定要担当承先启后的重任。但愿你们不要虚掷今后的数年光阴,辜负国家——国与家的前辈——的殷切期待。但愿在下一个普天同庆的时候,在60年之后,你们还能够重新聚集在这里,盘点中国的法律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学、民主以及法治方面的辉煌成就。”

这些充满了激情与理想的语言唤醒了年轻人的梦想,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刚上任不久的院长季卫东。

在神户大学任教20多年,也是季卫东思维创作的黄金时期。在中国顶级社会科学刊物《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6篇,如《法律程序的意义》《法律职业的定位——日本改造权力结构的实践》《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法与社会》等,是国内法学界在该刊发表论文最多的学者。他的主要著作《超近代的法》《法治秩序的建构》等也在这段时间内发表。其中,他在日本出版的专著《超近代的法》获得日本法社会学会首届优秀著作嘉奖,并产生了较广泛的思想影响。

翻开季卫东的博客,帕斯卡的名言也是他的座右铭:“人的一切尊严就在于思想。我们如果跌倒后想再爬起,就要从这思想爬起,而不是从我们所无法填塞的空间和时间爬起。”

对于学生,他也希望能将自己的感悟和经验传递给他们。在他看来,如今的社会急剧变化、诱惑很多,人们可能会有些浮躁,学生可能难以静下心来,认真读一些书,进行深入的思考,做一些学术上的研究。因而他告诉学生们:“大学生活应该是与世俗脱离的,在一方净土上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人生,真正地读一些书。大学时期应该重视真才实学的研磨,道德情操的陶冶,不能过于功利,更不能急功近利。未来的就业当然也要考虑,但这只是大学的副产品,是学习的一种结果。”

他一直以培养法制人才为目标,不仅是学术上的优秀,更重要的是人格上的完整。在课堂上,他并不局限于书本内容,而是穿梭于历史与空间;而课下的季卫东更是一个可爱又可敬的人。一次,同学在黑板上写下“法理存义,吾辈有情”的学员口号,季卫东教授看见了,直接写道“有情有义,教学相长”。

这不仅是他的教育理念与人格品质的概括,更是法律专业的根本精神。

追梦之路——理想者

很多接触过季卫东的人都有这样一个评价:他是理想主义者。

2008年,他离开生活了20多年的日本重回故土,为的只是一个信念:“对于一个法律人,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召唤,也鼓舞起一种使命感。”

从改革教育采取的“三三制”开始,他便在努力,着手启动实施他的梦想,满腔的抱负要在这里绽放光芒。虽然法学院很年轻,但是他充满了信心,年轻,是活力,是动力。

相比已有成就的清华大学,他也自信地豪言一挥:“清华的发展可以成功,那我们也应该可以成功,清华没有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对于交大法学院的现状,他有着深入的看法和对未来的规划。年轻的法学院没有历史的负担,但也正缺少积淀的凝聚力。对于法学教育问题,季卫东提出了要在中国推行真正的法律职业教育,将本科和硕士打通,使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加合理,训练更加充分。而交大法学院的目标不仅是成为国内顶尖的学员,而是建立起国际一流的法学院。

法学家许章润先生曾经把近代以来百年间的中国法学家分为五代。第一代是清末变法改制期间登台的法学家;第二代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接受了现代西式法律教育的法学家;第三代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前后崛起的法学家;第四代是1949年后社会主义体制下苏式教育培养的法学家;第五代就是1977年后经由高考入读法律院系、逐渐成长起来的法学家。

这五代法学家尽管遭际不同,命运各异,但是推进“现代化法制”,推动中国走上宪政之路是几代人的共同梦想。作为第五代法学家的一位代表人物,季卫东非常敬仰第四代法学家江平先生的道德风骨,他在《法不阿贵方成公器——关于宪政之路与江平先生风骨的随想》中说,虽然他与江平先生并无深交,但是“彼此心意相通”。

这彼此相通的“心意”,也许就是回荡在几代法学家心中的共同梦想。

季卫东,就是这样一个探索追求的学者,一个引领学术的教授,一个永远追逐梦想的理想主义者。

关键词: 许章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