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贴两低三靠(一贴两低三靠原因)
(资料图)
1.拿着试管
错误点:用手抓或伸出无名指、小指;向上或向下。
正确方法:“三指二指握拳”。即拇指、食指、中指握住试管,无名指、小指握成拳头,有点类似用毛笔写字。将手指放在试管的中上部。
2.获得药品
错误点:a .服用粉末状药物时,由于药勺较大,药物无法深入容器内部,导致药物溢出或粘在容器内壁,但不知道如何用V型纸槽代替药勺将药物送入容器内。b .倾倒药液时,试剂瓶口没有紧贴接收器口,导致药物流出,标签没有朝向手掌,导致标签被腐蚀。
正确方法:a .取粉末或细颗粒状固体,一般用药勺或纸槽。操作上,做到“一送、两纵、三弹”。(即把药水平送到试管底部,试管直立,手指轻触弹药勺柄或纸槽。)使药物全部落入试管底部。b .使用块状或大颗粒固体常用的镊子,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横、三慢一竖。”即在试管中加入块状药物时,要将试管水平放置,将药物放入试管口中,然后慢慢竖起试管,使药物沿着管壁慢慢滑到试管底部。c .用窄瓶倒药液,操作要领是“一放、二向、三遇、四流”。即取下试剂瓶瓶塞倒在桌面上,然后拿起瓶子,瓶子上的标签朝向手掌,瓶口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沿着试管内壁慢慢流入试管底部。
3.橡胶尖滴管的使用
错误点:中指和无名指没有夹住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将滴管的尖端放入接收器的口中。
正确方法:夹紧时:用无名指和中指夹住胶头与玻璃管的连接处,不要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住,以免胶头脱落。吸:用拇指和食指挤压橡胶尖,赶走滴管内的空气体,然后将玻璃尖放入试剂溶液中,放开拇指和食指,液体试剂就会被吸进去,然后提起滴管。严禁将橡胶头挤入试剂中,以免试剂被空气体污染和含有杂质。吸完液体后,胶头一定要朝上,不能平,玻璃尖的开口一定不能朝上,以防胶头被腐蚀;吸完液体后不能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以免弄脏滴管。
4.摇动装满液体的试管。
错误点:试管中部或下部晃动。
正确方法:用三个手指和两个拳头握住试管的中上部,使试管的中下部留下来观察试管内部的实验现象。摆动试管时,用手腕的力量摆动,不要摇动手臂。试管底部呈弧形运动,使管内溶液振荡,不允许上下跳动,防止液体溅出。
5.使用托盘天平
错误点:a .直接用手拨出行码;b .托盘上不放纸或少放纸;c .药品被错放在托盘上;d .托盘上放了过多的药物,取出后放回原瓶中;e .称重后忘记将游泳码拨回零。
正确方法:正确操作的要领是:“称托盘天平前,将游动码拨到零,观察天平是否平整;如果不平就拧紧螺母;同样一张纸放在两边,湿烂的药放在一个盘子里,左边称东西,右边分级,镊子高质量先夹好;最后会用代码代替,称重后记录。重量将被放回箱子,代码为零。希望大家记住。”使用时还应注意:A、移动泳码时,左手握住刻度左端,右手用镊子轻轻拨动泳码;乙.如果称一定质量的固体粉末,把一定质量的砝码放在正确的盘子里,不足以补充一个游泳码。质量确定后,将固体物质放入左侧托盘,接近平衡时加药量往往难以掌握。此时右手握住药勺,左手手掌轻轻触碰右手腕,使少量固体溅入左托盘,逐渐达到平衡。如果不小心把太多的药放在托盘上,取出后不要放回原来的瓶子里,而是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6.量筒的使用
错误点:a .手拿量筒读数;b .阅读时有的低头,有的抬头;c .有些量程合适的量筒不能根据需求的液体体积来选择。d .液体加多了,再用滴管吸出来。
正确方法:使用量筒时,应根据所需液体体积,选择能一次性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操作要点是“量液体,保持钢瓶稳定”;口对口,避免外流;滴加至刻度;阅读时,保持视线与更低液面水平”。如果不小心加入的液体量超过了刻度,要用量筒将少量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然后用滴管滴到刻度上。
7.溶解盐时搅拌。
错误点:a .溶解盐用玻璃棒搅拌时发出叮当声;b .玻璃棒在液体中上部搅拌。
正确方法:操作时,将烧杯平放在桌面上,先加入固体盐,再加入适量的水,握住玻璃棒一端的三分之一,玻璃棒另一端伸至烧杯内液体的中间或沿烧杯内壁,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做圆周运动。速度不能太快,力度不能太大,玻璃棒不能与烧杯内壁碰撞发出叮当声。
8.过滤操作
错误点:漏纸与漏斗壁之间留有气泡,影响过滤速度;握持玻璃架的位置过高或过低;当玻璃架的下端靠在滤纸上时:一是没有轻靠在三层滤纸上;二是漏斗因用力过猛而倾斜;待过滤液体的燃烧尖端靠在玻璃容器的中部甚至上部。
正确方法:将滤纸贴在漏斗壁上时,用手指按压滤纸,用水打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壁,将滤纸与漏斗壁之间的气泡驱走,以提高过滤速度。过滤操作要求“一岗两低三从”。粘:滤纸粘在漏斗壁上。低:滤纸上边缘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边缘。第三,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盛滤液的烧杯内壁,引流玻璃棒的下端轻轻紧靠第三层滤纸的一侧;待过滤的烧杯口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你应该握住玻璃棒的中上部。
9.仪器的连接
错误点:将玻璃管用力压入胶塞或橡胶管;拆卸时用力拉;握肘时用力过猛,手被扎破。
正确方法:“左手宽托口腔,右手插入,先湿润,再稍用力旋转插入”。即左手持乐器大口,右手持乐器靠近待插入的部分,先将其打湿,再稍微用力转动插入。将橡皮塞插入试管口时,慢慢转动橡皮塞使其紧密。塞子的合适尺寸是插入喷嘴的部分是塞子的1/3。拆卸时,应将其沿与安装时相反的方向稍稍转动并放在一边。
10.检查设备的气密性。
错误点:操作顺序颠倒(先握住试管壁,再将试管浸入水中);设备漏气或者管口没有气泡,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找原因。
正确方法:先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然后将手贴在容器上加热。随着容器中的空气体受热膨胀,气泡会从导管口逸出。松开手冷却一会儿,水就会沿着导管上升,形成水柱。这说明设备的气密性是好的。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有两种情况:一是长时间用手拿着容器,气体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就不膨胀了,不是漏气造成的。应取下橡皮塞,将试管稍微冷却,以便复检。第二,设备泄漏。先从设备连接上找原因,再考虑连接顺序是否正确。
关键词: 一贴